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资讯详细页面
媒体聚焦:湖州如何在全国县域旅游中一骑绝尘
浏览次数:15025  发布日期:2025-7-9 11:54:14
媒体聚焦.jpg



人民日报



2025年7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诗画江南里,湖州县域旅游迈向高质量发展》,介绍了湖州探索出一套让生态更美、产业更兴、百姓更富的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湖州方案”。

报道一.png

滑动查看全文


诗画江南里

湖州县域旅游迈向高质量发展

 不久前,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等机构联合发布了《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5》,浙江湖州的安吉县、长兴县、德清县分别位居2025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第1、第2及第4名。

 作为全国唯一拥有4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地级市,目前湖州的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连续5年居浙江前3位,探索出了一套生态更美、产业更兴、百姓更富的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湖州方案”。

生态更美

绿水青山淌金银

 在安吉县山川乡的浙江云上草原国际山地旅游度假区落地窗前向外眺望,高山草原、悬崖心跳乐园、云上仙侠镇、熊猫部落探险乐园等多业态荟萃的新型四季旅游度假目的地已然成形。数据显示,2019年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人数超500万,助推山川乡百姓的人均收入从3万元左右增长到近7万元。

“事实证明,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们坚信,绿水青山的良好生态环境是发展旅游最大的资源和财富。今年重点打造的三期项目云上仙侠镇也将在近期开门迎客。”在云上文旅集团副总裁丁颢看来,云上草原的游客数量、山川乡老百姓的收入还将持续攀升。

 去年,安吉接待游客3402.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75.6亿元。“这其中,良好的生态环境起到了关键作用。生态是湖州县域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发展优势。”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年,湖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打造“湖光山色·度假之州”旅游品牌,努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湖光山色点绿成金,在此过程中,湖州以县域旅游为突破口,纵深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因地制宜开辟转化通道,推动露营、村咖等新业态蓬勃兴起,农旅融合、体旅融合、文旅融合的案例层出不穷。

 在德清县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一处曾经废弃的古铜矿经过年轻人的巧妙改造,摇身变为网红打卡地——“遇见地心洞穴咖啡馆”。

“今年‘五一’期间,有近3000名游客来这处山洞打卡,这里吸引人的不仅是咖啡,更是风景!”德清县文旅集团介绍,好生态孕育新经济,去年全县引进青创项目286个,集聚入乡青年达3565名,越来越多青年创业者在绿水青山中嗅到了机遇。

产业更兴

诗画江南绘新景

 夏日的傍晚,漫步在长兴县太湖街道沉渎港村的太湖有风青年集市,18个色彩形状各异的集装箱商铺错落有致,吸引“打卡”拍照的年轻人前来体验。

“这是长兴9号公路旁今年首个对外营业的文旅项目,集市占地27亩,总投资约500万元,目前集市已有33个摊位入驻,带动返乡及本地青年就业创业100余人,每天人流量在6000人次左右。”集市负责人、湖州观湖乡创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蒋毅介绍。

 蒋毅口中的长兴9号公路是今年长兴县委县政府重点推进打造的县域旅游标杆项目。这条公路串联长兴太湖34公里湖岸线、104国道、长达线及中央大道等景观廊道,全长约99公里,未来将累计联动全县111处旅游景点。

 这些年,湖州坚持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精心打造滨湖旅游、乡村旅游、山地旅游、研学旅游、红色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都市旅游等八大重点产业以及低空旅游、演艺旅游、携宠旅游、商务会展、艺术旅游、自驾车房车游等各种新兴旅游业态为内容的“8+X”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在细分产业链上积极突破,形成“南太湖休闲娱乐、大运河诗路江南文化体验、浙北山地度假旅居”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在诗画江南中绘就出新的美景。

 最新数据显示,为迭代升级打造“千亿级文旅产业高地”,过去3年来,湖州每年推进投资规模2000亿元以上文旅项目建设,“千项万亿”“双百”计划重大项目完成投资额和投资完成率连续5年居全省前3位,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长期保持在全省首位。

“这其中,不仅有总投资251亿元的太湖龙之梦乐园等大项目,还有近600家小而美的乡村咖啡馆和3300多家乡村民宿。”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人介绍,湖州县域旅游产业发展活力持续迸发过程中,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目前的社会投资占比已超过了国有投资,有效助推了全市720余个村庄蝶变成为景区,超32万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百姓更富

美丽田园展新颜

 走进德清县的莫干山开元森泊度假乐园,处处皆是欢声笑语。游客的到来,既方便了原本外出的本乡人就业,也吸引了具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青年群体加入,县域旅游持续发展孕育出的新项目、新业态成为这些入乡青年眼中的“香饽饽”。

 几年前,“瀑布咖啡”的创始人王丽君计划在安吉县山川乡大里村的一处瀑布下造一个“世外桃源”。起初,朋友和村民都质疑,山沟沟里人都见不到,能引来客流吗?

 如今,“瀑布咖啡”最多一天卖出3500多杯,上海、江苏的游客常常驱车前来“打卡”。大里村每年除了有租金收入,还能拿到50到80万元的分成。“在县域的乡村扎根一份事业、找到一处远方、架起一座桥梁”,这是很多青年在湖州寻找到的人生答案。2019年以来,湖州青年就业创业新增近39.4万人,文旅创业项目成为许多入乡青年的首选。

 在安吉县梅溪镇红庙村,一群大学生在一个爱心形状的湖泊前,放置了几十把躺椅,附加一杯68元的咖啡,这个名为“深蓝计划X”的咖啡馆年营业收入居然超2000万元。运用“两入股三收益”模式,即当地村民和村集体以资金、资源入股,以拿租金、挣薪金、分股金的形式获得收入,该咖啡馆助力当地村集体收入两年增长78.8%。

 如今,这个模式正复制到更多村庄。这些年,湖州以创新促发展,在县域旅游中着眼于“村游”服务村集体,扎实推进乡村文旅运营,以景区化理念运营村庄,壮大景区化村庄集体经济,打造绿色共富示范样本。

 数据显示,湖州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连续7年位列全省第一,全市农民人均乡村旅游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超15%,“村游富农”典型经验被文化和旅游部发文向全国总结推广。去年以来,湖州创新启动实施乡村文旅青年“7520”牵手计划,吸引百余个文旅运营管理创客团队入乡,直接带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6万余人。





澎湃新闻



2025年7月8日,《澎湃新闻》刊发《青山绿水间,湖州何以问鼎全国县域旅游》,介绍了湖州以“休闲旅游”为核心定位,依托生态和区位优势,凭借高度市场化的创新活力、差异化发展以及普惠民生的共富模式,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效转化的成功密码。

微信图片_20250708191910.jpg

滑动查看全文


青山绿水间

湖州何以问鼎全国县域旅游

青山绿水的湖州,文旅有多强?

全国县域旅游四强,占3个席位——刚刚公布的《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5》显示,全国1866个县域中,湖州下辖安吉县连续7年位居榜首,长兴县列第二,德清县位列第四。而且,这已是三县连续第7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前十。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湖州就有4个——数量全国最多,同时实现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县(市、区)全域覆盖。

“一城山水酿闲情,半卷江南皆可栖”。当晨光漫过安吉云上草原的悬崖秋千,晌午的龙之梦乐园充斥着孩童欢笑,午后洞穴咖啡的瀑布边飘散起拿铁香气,暮色下骑行队伍穿梭过九号公路,时空碎片在湖州大地上奇妙交融,织就县域旅游的丰富场景。

湖州清丽山水几乎俯拾皆是,但湖州的山水从不甘于做静态风景。

在现场采访安吉、长兴、德清的县域旅游点位后,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有一个明显感知:湖州的文旅业,离市场很近,离市民也很近。当别处景区还在依赖门票收入,湖州已让每座青山、每片绿水都成为消费场景的母体,在高度市场化、全民化的背景下纵情生长,各美其美。

图片

湖州安吉县 本文配图除注明外均来自文旅湖州

01

湖州旅游最适合的打开方式,是度假。

仅湖州安吉县,就引入国际品牌酒店15家,是全国拥有高端品牌酒店最多的县域,并建成了2300多家民宿、乡宿。

德清莫干山,被《纽约时报》评选为“全球最值得去的45个地方之一”,连绵的俊逸青山用95%的森林覆盖率,孵化出全球罕见民宿聚落。

“全家已经在莫干山民宿住了三天,平时工作很忙,趁暑假带着孩子一起来避暑消夏,没有特定的行程安排,就为了享受这份难得的闲适。”在德清县莫干庾街的莫干山天文馆,上海游客章先生在一块陨石展品前驻足良久,悠闲地逐字看着介绍。

所谓度假,不过是让城市与人类互相治愈。

当城市车水马龙的轰鸣逐渐被竹林溪涧的私语取代,湖州正以江南独有的温润与包容,用山水为画布、人文为脉络,为每一份“出逃”的灵魂定制解药。


图片

德清县莫干山

“湖州的文旅方向很明确:以生态资源禀赋为基础,高质量打造长三角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李氲向澎湃新闻表示,近年来湖州已逐步确立并打响“湖光山色·度假之州”的旅游目的地品牌。

这与国内旅游“从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的转变趋势完全契合。这意味着,在很多城市还在忙于转型时,早早就锚定方向、过夜游客占比达到六成以上的湖州已经站在了风口。

02

湖州的山水和地处长三角中心的地理优势,是其发展休闲旅游度假的坚实基础。

因山水之美、诗画之境,湖州5820平方公里范围内汇集了4个国家级、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以及1个5A级、25个4A级景区,覆盖全域的文旅资源可谓极其丰富。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此引领下,20年来,湖州文旅巧打生态融合牌,不断畅通“两山”转化通道,积极争取绿色低碳休闲度假改革等“国字号”“省字号”牌子,全域发展文旅产业,将美丽生态转化为美丽经济。

而得天独厚的长三角中心区位优势,让湖州不仅“长在风景里”,还“建在枢纽上”。特别是沪苏湖开通后,湖州融入上海“30分钟”都市圈,出行距离再次被缩短。

长兴水口乡,因吸引大量上海银发族前来康养度假而得名的“上海村”里,90后姑娘查青玥经营着一家茶文化民宿。“我先生是上海人,跟着我一起回村创业,虽然人在湖州,但在这里感觉仍然和上海很亲近,交通往返也非常方便。”她说,在年轻力量的注入下,水口镇的民宿近年来创新迭代,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在硬件更新的同时加强文化渗透。

“长三角城市群的人口数量、消费能力、旅游观念,都是走在全国最前列的,是湖州度假产业发展的底气。”湖州市文广旅游局交流推广处负责人表示。

03

持续地逐新求变,是湖州文旅长青的秘诀。

继安吉县云上草原的“窝囊版蹦极”之后,安吉的“窝囊版漂流”今年夏天又在社交网络爆火。主理人张帆说,另辟蹊径的“窝囊版漂流”自5月上新以来,线上平台预售门票卖出了5万张,日均客流量达千人次,带动了其经营的露营地“翻红”。


图片

洞穴咖啡  澎湃新闻记者 陆玫 摄

湖州的村咖名声在外,德清的洞穴咖啡是近期“顶流”。咖啡馆选用铜官山一个大型洞穴作为“店面”,保留原始风貌基础上布置了人工瀑布、观景平台等场景,吸引大波年轻人前往打卡。

创新浪潮之下,是市场活水的深度奔涌。

打造洞穴咖啡的是德清一家房地产企业下属的年轻品牌团队,专注于“咖啡+户外美学场景”的创意开发。此前,该团队已在五四村成功改造废弃矿山,打造出网红咖啡店“格里恩”,收获了极高人气。

“湖州文旅的市场参与度很高,民营资本介入比例高于绝大多数城市,相比于纯政府投资的文旅项目更灵活。”湖州市文广旅游局交流推广处上述负责人表示。

7月8日,云上草原仙侠镇项目开门迎客,成为国内首个沉浸式仙侠幻境游玩目的地。“从2016年开始陆续建设悬崖乐园、云上草原滑雪场、星球主题酒店,我们一直在推陈出新,从游客需求出发,做适应市场的项目。”云上文旅集团副总裁丁颢向澎湃新闻表示,公司已持续投入近25亿,把一个荒芜的山头变成了“山地旅游+高山滑雪场+野奢酒店群”的业态集群,为游客带来“春赏花、夏避暑、秋登山、冬滑雪”的高山四季度假全体验。

长兴的太湖龙之梦乐园,集星级酒店群、太湖古镇、国际马戏城、动物世界、冰雪世界等业态于一体的大型旅游目的地已然成形,超250亿投资、2万余间客房的超大规模在全国都是独一份的。上海长峰集团董事长童锦泉跨界“造城”之初,质疑声不断,但凭借民营企业家的果敢和敏锐,将龙之梦逐步打造成长三角文旅产业的龙头,2024年接待游客1650万人次。

当与市场脉搏紧密共振,湖州的山水便永远年轻。

04

当长三角游客循着绿道深入湖州三县,三幅各具气韵的文旅长卷渐次铺展。

长兴的烟火气熨帖人心。水口乡“上海村”的灶台上,定胜糕蒸腾着儿时记忆,吴侬软语与竹林清风缠绕。太湖畔的“九号公路”如丝带飘落,以长兴34公里太湖岸线为依托,串联起周边村落和文旅景点,太湖有风青年集市的咖啡和live音乐,让夏日的夜晚跃动起来。

德清莫干山,适合“让心度假”。竹林深处,850余家民宿如星辰散落,从“裸心谷”的野奢帐篷到“秋天布谷”的童话小屋,每扇窗都框住一片山色。百年前传教士留下的避暑别墅里,管家正为客人铺上薰衣草枕——这里诞生的全球首套《民宿管家国家职业标准》,将东方待客之道刻入体系。

连续7年登顶县域旅游榜单的安吉,更像一名没有短板的全优生。作为浙江省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县域,春赏漫山花海,夏戏清凉溪水,秋望浩瀚星空,冬嬉冰雪之乐,全域全季全天候为全客群提供文旅选择。

三县文旅既各自差异发展,又互相带动。在湖州,凭借一张惠游卡,可游览全市40多家旅游景区。一晚在莫干山休闲度假、一晚在安吉亲子游玩,抑或先到德清打卡咖啡店、再到长兴吃太湖湖鲜,都是常见玩法。在湖州,县域的边界并不如楚河汉界,反而是互为补充的美美与共。


图片

龙之梦乐园

05

湖州的文旅产业与市场很近,与市民也很近。

在湖州,文旅项目推动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是浙江全省第一。2024年,全市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142.04亿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80万元以上的景区化村庄达80个(平均300.37万元)。

文旅产业的毛细血管已深入乡村末梢——在安吉,鲁家村由18个家庭农场起步,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民股权从2014年每股375元增加到2024年每股3.2万元,人均收入从1.47万元跃升到5.38万元;在德清,上杨村在引入天际森谷山野乐园时,探索出了、“集体资产参股、村民投股、与市场主体合股经营”的发展模式,村集体每年可增收250万元;在长兴,改造提升高品质文旅融合新空间70余家,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近500人,实现营业收入近1.5亿元。

二十年春风化雨,当文旅活水渗透至每寸乡土,湖州正用最诗意的语言诠释共富真谛。

全国县域旅游四强独占三席的奇迹,从来不是偶然。这是湖州用二十年坚守“两山”理念交出的一份答卷:在这里,生态优势与经济价值从未割裂,山水诗画与百姓尊严始终共生。



 《中国自驾游》官方微信号:zgzjy123    
 《中国自驾游》官网:www.chinazjy.com  
《中国自驾游》咨询电话:010-80706518

您是第15025位访问用户
APP  | 手机版  |  电脑版  |  关于我们
中国自驾车旅游联盟网手机版-m.chinazjy.com